据《东方早报》报道,人的基因中存在能够分解酒中毒素的基因,且这种基因仅存在于人及与人有关的人群,如韩国、日本等东亚人群中间——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、*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辉课题组昨天宣布了这一有趣的发现。
据介绍,因为这种基因的形成年代与“杜康酿酒”这一历史故事的时间相吻合,因此被专家戏称为“杜康基因”。
“杜康基因”学名是乙醇脱氢酶第七亚族基因(ADH-1-B),与酒精及一些相关毒素的功能相关,乙醇脱氢酶的功能主要是将人体摄入的酒精分解为乙醛,乙醛在人体内另一种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被分解为乙酸,而乙酸是人体内众多代谢反应需要的底物,这就完成人体对酒精的功能。
为什么在欧洲同样有很多人饮酒,却没有发现乙醇脱氢酶第七亚族基因?对此,李辉解释说,虽然都是酒,但是欧洲的酒主要是由水果类酿造的,而东亚人群的酒是由粮食酿造的,这存在比较大的差别。另外,欧洲直到中世纪农业都不发达,用于酿酒的粮食很少。因此,酒精对欧洲人群中基因的选择时间短,作用很弱。这也解释了我国很多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不存在这种基因的原因。
既然东亚人群中有分解酒精能力特别强的乙醇脱氢酶第七亚族基因,那么是不是东亚人在饮酒时就可以随心所欲呢?对此,李辉的回答是否定的。他表示,虽然70%东亚人体内有乙醇脱氢酶第七亚族基因,但是这种基因只能是将酒精分解为乙醛,乙醛还是对人体有毒性的,很多人喝酒脸红就是由于乙醛*的原因。要想将乙醛彻底分解为的乙酸,还需要另一种乙醛脱氢酶,但奇怪的是这种酶在东亚人群中又有70%的人没有。所以,尽管很多人不会发*酒精中毒,但会发*乙醛中毒。
研究只是向我们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人类进化的有趣故事。为了健康,还是应该尽量少饮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