痔疮的典型症状*括便血、脱出、疼痛和瘙痒,四大特征可单独或合并出现。内痔以无痛性便血和脱出为主,外痔多表现为疼痛和异物感,混合痔兼具两者特点。
1. 便血
排便时粪便摩擦痔核导致出血,血液呈鲜红色,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滴落。内痔出血量较少时表现为手纸带血,严重者可能出现喷射状出血。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引发贫血,出现头晕、乏力等症状。
2. 脱出
内痔发展到Ⅱ度以上时,排便后痔核会脱出*外,初期可自行回纳,后期需手动推回或长期外脱。脱出痔核可能因摩擦发*感染,导致水肿、溃烂。久站、久坐或腹压增高时症状加重。
3. 疼痛
血栓性外痔发作时肛周出现突发性剧痛,触摸有硬结。内痔嵌顿后因血液循环障碍产*胀痛,伴随局部坏死。日常隐痛多与肛周皮肤受分泌物*形成湿疹有关。
4. 瘙痒
痔核分泌物污染肛周皮肤引发瘙痒,抓挠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。瘙痒在夜间或出汗后明显,需与真菌感染、过敏等鉴别。
缓解方法*括:
药物治疗:外用马应龙痔疮膏、太宁栓剂缓解炎症,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。
温水坐浴:每日2次用40℃温水浸泡*10分钟,促进血液循环。
饮食调整:增加芹菜、燕麦等膳食纤维摄入,每日饮水1500ml以上。
痔疮症状持续3天以上或出血量较大时需就医,避免延误手术治疗时机。保持规律作息、控制如厕时间在5分钟内可有效预防症状加重。